首页
部门概况
本科招生
学籍管理
教学研究
教务管理
考务管理
实践教学
教材建设
质量监控
教学服务
交流培养
实验教学
发布日期:2024-10-11
点击量:
学校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积极推进美育建设,注重培养法科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人文素养,健全人格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开设“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两门通识必修课,加强艺术教育,特别是美育和劳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加强实训实践课程建设,解决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能力培养问题。注重实践课程质量,加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加强校企、校府、校社合作,发挥政府、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法治实务部门的作用,把司法实践中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中。开发新课程,应对新时代的司法最新实践,解决新的知识需求。建设国际课程,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学校专门开设国际学期,每年邀请百余名国际知名大学教授来学校为学生授课,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将“互联网+”、智慧教室、云平台、网络课程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本科生的课程结构由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创新创业课、国际课程六大类课程组成。2022-2023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921门。其中,通识必修课167门,专业必修课461门,专业选修课708门,通识选修课354门,国际课程139门,创新创业课程38门,第二学士学位课程54门。六大类课程中,根据专业特色不同,还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化课程,如案例课、研讨课、实务课、双语课、通识主干课、网络课、诊所课、跨学科课程等。学校以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合理的课程结构为基础,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示范作用的高品质课程。
优质精品课程列表
类型
课程名称
获奖及评定年份
所属专业
国家级精品课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
2006
政治学
中国法制史
法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007
商法学
民法学
2008
刑事诉讼法学
2009
宪法学
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
海商法
2003
2004
民法
2005
国家赔偿法学
经济法总论
国际法
国际司法
刑法案例研习
2010
中国社会
社会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法律逻辑
2012
法律英语与法律文化
2014
英语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6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法律史研讨课
2019
法学方法论
中国法律史
知识论
哲学
周易概论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
犯罪心理学
心理学
刑事法与刑事法律科学诊所
政治学原理
中国法律史(古代部分)
2023
法理学
民事诉讼法
证据法学
越轨社会学
律师实务
国际政治经济学
影视艺术欣赏
文学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
国际私法
2020
当代中国社会
政治经济学(二)
国际经济法
2021
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刑事诉讼法
2022
统计学
中华文明通论
经济法
法律英语视听说
刑法学总论专题
民事证据法
上一篇:2022-2023学年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数量及比例
下一篇:2022-2023学年近两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原创性审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