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为扎实做好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工作,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法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验班二次选拔工作推进会在我校海淀校区召开。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综合事务部主任贾珅,我校副校长刘艳红出席会议。我校教务处、相关教学院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罗智敏主持。

会上,刘艳红表示,经前期多次工作研讨交流会,围绕“课程体系”“实验班二次选拔优化方案”等主题,结合校内外各单位提出的创新性、建设性和指导意义观点,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验班二次选拔方案。她强调,要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切实落实实务导师聘任机制,邀请共建单位实务导师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等教学环节,并部署了近期涉外法治工作安排及涉外法治实习计划。同时,对于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项目制”的法律翻译、区域国别法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指导。最后,她特别感谢外交部、司法部、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等实务部门以及校内各相关单位的支持。
罗智敏公布了新版《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验班二次选拔方案》。学校坚持“实践、实训、实战”教育理念,致力于重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实战力强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贾珅指出,为增强学生在国际法律领域的实务能力,应积极拓展涉外法律实践平台,使学生深度参与国际条约谈判、跨境争议解决、跨国合规审查等真实法律事务,通过实战训练提升法律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复杂案件处理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律人才。国际商事争端与解决组织将全力支持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协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践项目。外交部条法司、司法部国合局的相关联络人通过书面方式审阅了二次选拔方案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我校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围绕选拔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实施细节进行工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