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2025年8月18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共同举行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捐赠签约暨基地揭牌仪式。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教务处处长罗智敏、国内合作处副处长郑大好等领导和老师,以及圣伟律所代表出席了本次仪式。

圣伟律所党支部书记宫兆明律师代表律所致欢迎词。他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深化双向交流与实践互动,共同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智慧的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为我国涉外法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随后,圣伟律所主任王伟龙律师介绍了律所的发展历程及专业服务体系,重点介绍了律所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的实践成果。
罗智敏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积淀和整体布局,并着重介绍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独特优势,指出该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衔接,体现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上的制度优势与实践经验。
在签约环节,教务处处长罗智敏与圣伟律所主任王伟龙共同签署了《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与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内合作处副处长郑大好与王伟龙主任签署了《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协议书》。圣伟律所向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捐赠人民币三十万元,用于支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随后,刘艳红与圣伟律所党支部书记宫兆明共同为“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在总结讲话中,刘艳红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圣伟律所的慷慨捐赠和深度合作意愿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的重点任务,中国政法大学将在“一中心多基地”的总体布局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协同机制。

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战略联动迈上新台阶,也是我校在通州区首次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战略合作,更是对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紧迫需求的积极回应。未来,校所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智慧,共同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开创协同育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