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工作的部署,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要求,今年暑期,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分别在世界银行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ICRC)、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中国—东盟中心(ACC)等国际组织开展实习实践。此次实践活动依托我校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是“100+涉外实习实践”计划...
为深化产教融合,共同培养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2025年8月18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圣伟律师事务所共同举行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捐赠签约暨基地揭牌仪式。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教务处处长罗智敏、国内合作处副处长郑大好等领导和老师,以及圣伟律所代表出席了本次仪式。 圣伟律所党支部书记宫兆明律师代表律所致欢迎词。他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工作部署,推动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走深走实,7月9日晚,教务处举行中国政法大学2025年“100+涉外实习”动员会。副校长刘艳红、教务处处长罗智敏、教务处副处长丁如、国际法学院教师郭帅、涉外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王越驰、教务处教研科杜冰子及参与“100+涉外实习”项目的全体学生线上参会。会议由罗智敏主持。刘艳红在致辞中指出,“100+涉外实习”项目是学校落实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部署,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及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机构、学术机构与实务部门的紧密合作,将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建设成高水平的涉外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我校与朝阳区司法局以合作为基石,经过组织申报、论证等严格遴选程序,共同推出“2025年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十大涉外课题”,现予公...
6月30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工作会在海淀校区图书馆一层会议室召开。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孙勇,学校党委书记姜泽廷、校长马怀德、副校长刘艳红、于飞出席会议。来自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ICDPASO)、北京市司法局等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单位的代表,学校涉外法治领导小组调度工作专班成员单位及学生代表共50余人参会,共同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建言献策。会议第一部分系...
为强化我校涉外法治建设、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工作(以下简称基地),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领导小组工作办法》,2025年4月25日,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领导小组调度工作专班工作会在我校海淀校区召开。副校长卢春龙、刘艳红出席会议。涉外法治领导小组调度工作专班成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罗智敏主持。罗智敏代表涉外法治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向调度工作专班汇报了学校近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情...
2025年4月18日,为扎实做好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工作,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法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实验班二次选拔工作推进会在我校海淀校区召开。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综合事务部主任贾珅,我校副校长刘艳红出席会议。我校教务处、相关教学院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罗智敏主持。会上,刘艳红表示,经前期多次工作研讨交流会,围绕“课程体系”“实验班二次选拔优化方案”等主题...
2025年4月10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刘艳红带访问团前往盈科律师事务所进行考察调研。盈科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全球董事会主任梅向荣律师接待了法大访问团。双方围绕涉外法治与人才培养相关主题展开交流,深入讨论了涉外法治学术与实务协同合作的多种途径,期待未来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此次座谈中,刘艳红副校长强调,中国政法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期...